
西安亿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座机:029-88896610 电话: 13572279629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丈八一路3号旺都D座7层
开栏语
为加强对西安高校全面创新改革的经验总结和成效展示,扩大创新改革影响力和示范效应,西安市发改委和西安市科技局对我市列入全面创新改革的12家高校进行深入推介,引导创新改革经验在我市其它高校复制推广,进一步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
设立转移机构 建立校企、校地合作
转化高校科技成果新模式
西安高校全面创新改革实践与成效
西安理工大学篇
西安理工大学是西安市首批全面创新改革试点单位,三年来,围绕“三权”落地和成果转化,积极协调学校和社会各方力量,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机构平台搭建、专利市场化运营、新型产学研合作方式方法探索等,圆满完成了创新改革任务,提升了学校的科研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效益。
组建技术转移机构
探索校地合作转化科技成果新模式
全面创新改革以来,学校加强了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规章制度建设,先后推出《西安理工大学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管理办法(暂行)》、《西安理工大学横向科研经费管理办法》、《西安理工大学知识产权保护管理办法》、《西安理工大学标志性科研成果培育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西安理工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等。兼顾学校、院系、成果完成人和技术中介等各方利益,制定和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奖励和收益分配办法,营造了“诚实守信、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创业氛围。
组建技术转移机构
探索校地合作转化科技成果新模式
丨2017年学校扬中技术转移中心签约仪式丨
已先后与陕西宝鸡、榆林,江苏吴江、扬中、东台、泰州,浙江诸暨、广东佛山等共建8个研究院、技术转移中心。
2018年3月举办了“梦回长安—百万校友回归”西安理工大学专场活动,学校与西安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签订市政基础设施、共建协同创新平台等21个协议,总投资额达1225.6亿元。
2016年,学校举办“感知吴江-走进西安理工大学”招财引智推介会暨校地合作签约仪式。
→
←
2018年学校与榆林市政府、榆林学院共建榆林市节能与环保研究院。
加强校企合作 建设新型研发平台
西安理工大学积极加强与行业以及行业龙头企业的合作,成立了智慧能源技术研究院,作为发起单位加入“陕西高校军民融合科技创新联盟”和“光伏发电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并与西安瑟福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成立先进电化学能源研究院,与陕西省燃气集团共建陕西燃气工程研究中心、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西安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金堆城钼业股份有限公司等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共同组建“陕西省尾矿库防灾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此外,还成功加入西安市千亿半导体基地项目,产业项目得到西安市政府和相关企业的大力支持。
2018年11月,与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校荣誉教授Dan Shechtman(丹·谢赫特曼)教授、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及西安创始人众创空间有限公司共同签约成立“谢赫特曼诺奖新材料研究院”,致力于快速凝固镁合金、镁合金3D打印等基础应用和产业化研究,这是“2018全球硬科技创新暨‘一带一路’创新合作大会”的重要落地成果,也是陕西省第一家在自然科学领域成立的诺贝尔奖研究院。
加强知识产权运营
将高校科技成果向市场推介
西安理工大学不断凝练提升学校知识产权战略,从专利盘点分类、高价值专利的培育、线上和线下平台同步推广,以及高价值专利的孵化、中试几方面入手大力推进知识产权运营,设计开发了“西安理工大学知识产权管理系统”并正式运行,实现专利全流程在线管理。
丨西安理工大学知识产权管理系统丨
2016年-2018年三年,学校共申请专利3329件,其中2018年度,学校申请专利1334件,较2017年增长77%。2018年6月,技术研究院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全国仅6家高校获奖),中国知识产权报报道了学校的做法和经验。2018年8月,学校被西安市科技局列为“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项目”5家试点单位之一。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着力培养创新性人才
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心,与西安浐灞生态区管委会共建“西安理工大学浐灞创新孵化中心”,拥有2个陕西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双创中心下属的“西理工/工创汇”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陕西省众创空间及西安市众创空间。
丨唐仲英工程训练中丨
近年来学生在“互联网+”等全国创新创业大赛中成绩优异,学校被评为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教育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高校、陕西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示范高校。
创新改革的全面实施,使学校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高、队伍建设成果丰硕、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涌现出一批成功案例。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李峰所在的团队,将持有的“剪切增稠凝胶及制备方法和有剪切增稠效应的防破片织物”、“改性聚硅氧烷/双组份发泡硅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2件发明专利作价入股创办了西安玄铠新材料有限公司。
丨应变率敏感型智能材料在运动装备和军用防护的应用丨
水利水电学院解建仓教授所在的团队,2018年将持有的“地下水水盐运移仿真软件”、“洪水预报模型组件库软件”等19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作价创办了陕西云起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丨大尺寸电子级硅单晶炉关键技术及其应用丨
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刘丁教授所在的团队,从事单晶炉相关技术的研究有将近20年的历史,取得的成果“大尺寸电子级硅单晶炉关键技术及其应用”获得了2012年度国家发明二等奖。2018年,团队将该技术相关的“基于霍夫变换的直拉单晶硅棒直径的测量方法”、“直拉法单晶硅生长过程中的熔体液面位置检测方法”等24件专利以及“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的双相机直拉单晶直径测量方法”、“用于MCZ单晶炉的勾形磁场的优化设计方法”7项专有技术作价入股实施转化,拟与西安奕斯伟材料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共同组建两家公司开发生产电子级单晶炉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