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亿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座机:029-88896610 电话: 13572279629
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丈八一路3号旺都D座7层
开栏语
为加强对西安高校全面创新改革的经验总结和成效展示,扩大创新改革影响力和示范效应,西安市发改委和西安市科技局对我市列入全面创新改革的12家高校进行深入推介,引导创新改革经验在我市其它高校复制推广,进一步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
多措并举
着力构建“校友+”新型产学研生态圈
西安高校全面创新改革实践与成效
西安交通大学篇
在西安市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中,西安交通大学以“技术转移创新改革试点”为突破口,推动科技成果“三权”落地、建设专业化转移机构和新型创新平台、成立创业投资或成果转化类基金、促进产学研合作、培育产业化项目等多措并举,着力构建“‘校友+’新型产学研生态圈” 模式,有效解决了成果转移转化过程中力量分散、多头管理、难以持续等问题,取得可喜成效。
推进科技成果“三权”改革
1.成立科技成果转化领导机构
2.规范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流程
3.加大科技人员收益奖励力度
4.创新成果转化混合收益模式
建立“1+2+X”管理运行体系
“1”是由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牵头,“2”是汇同国家技术成果转移中心、科技与教育发展研究院两家技术转移支撑单位,“X”是联合校内外创新研究院、风险投资基金、双创基地等,共同构成相互促进、互相支撑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有效促进学校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
科学与技术研究院:2000年至今,学校主持“973计划”项目21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830项,基础研究项目数和经费在全国高校位居前列,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科学技术奖61项,其中2017年主持7个项目获奖,位居全国高校第二。申请国家发明专利8000余件,授权国家发明专利超过6000件,有效发明专利5000余件。
国家技术成果转移中心:围绕产学研合作开展工作,负责常州、蚌埠、淮安等异地13个分中心管理、运营。推进校企合作,联合企业共同承担国家重点技术创新项目,参与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的开发和转移。
科技与教育发展研究院:作为学校深化科研管理体制与用人机制改革,增强学校科研竞争力,探索和建立吸引优秀人才资源与扩大学校科研队伍体量的新模式。科教院代表西安交大管理苏州、深圳、上海、广东、浙江与青岛研究院。
建设科技创新平台
加强知识产权运营
大型仪器设备面向社会开放共享
西安交通大学着眼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及全社会创新能力提高,建设学校大型仪器设备校级公共平台及学校大型仪器设备物联共享系统,实现学校大型仪器设备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开放共享,解决现有分散、重复、封闭和低效的问题,充分释放学校大型仪器设备服务潜能,为学校科研创新和社会需求服务。
形成“校友+”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
依托学校发起设立的“丝绸之路大学联盟”和全球校友组织,与全球校友企业、校友组织和高校建立紧密合作,发挥高校和校友优质资源的辐射带动和溢出效应,设立西交科创基金、西交种子基金、西交材料基金等创投基金,成立西安交大一八九六科技双创基地,形成“校友+”的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初步形成独具特色的“机制创新—资本参与—孵化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创业反哺母校”的良性循环。
1. 组建“西交科创”和“西交1896资本”风险投资基金。
“西交科创基金”目前已累计投资13家科技型公司,投资金额超过8000万元;
“西交1896创业投资”种子基金,已完成工商注册,该基金主要投资于学校早期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2. 建立“西安交大一八九六科技双创基地”。
“西安交大一八九六科技双创基地”为科技人员成果提供孵化用房、政策、管理等服务,以提高学校科技成果市场化水平,降低成果转化成本和失败风险,提高成功率为目标,为科技型企业提供项目源和科技团队,计划五年内孵化300个以上的项目。目前已建成总面积5万平米的创业苗圃、众创空间、孵化器以及加速器。
建立学生科技创业体系
1.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
2.建设“七楼创客汇”创业实践基地,提供多维度创业服务;
3.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原文链接:西安高校全面创新改革实践与成效)
((